細菌、真菌污染
細菌和真菌污染很容易被檢測, 因為受到細菌、真菌污染的細胞, 培養(yǎng)過程中細胞培養(yǎng)瓶的培養(yǎng)基會出現(xiàn)肉眼可見的明顯特征。細菌污染會導致培養(yǎng)基出現(xiàn)渾濁、顏色改變以及pH值急劇變化, 受污染的貼壁細胞在幾天內會逐漸脫壁死亡。真菌污染后的細胞生長速度變慢, 培養(yǎng)基中會漂浮白色、淺黃色或黑色的小點。因此, 通過觀察培養(yǎng)基的顏色、漂浮物、pH值或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及其生長狀態(tài), 從而能初步判斷該細胞是否受細菌、真菌污染。也可以使用培養(yǎng)檢測法:將細胞培養(yǎng)物在各類培養(yǎng)基中適溫培養(yǎng)若干天后, 觀察是否有細菌或真菌生長。
支原體污染
支原體污染會影響細胞的形態(tài)、功能、代謝、細胞膜、生長速率、誘導染色體畸變、細胞內信號傳導等各種細胞特性。細胞培養(yǎng)瓶中受支原體污染的細胞在培養(yǎng)時培養(yǎng)基的pH值不會發(fā)生改變, 也不會渾濁, 因此, 很難直接觀察出細胞是否受到污染。
常用的支原體檢測DNA熒光染色法:使用熒光染料DAPI或Hoechst 33258染色,熒光染料能選擇性的結合細胞和支原體DNA的小溝, 因此, 在準備過程中, 任何存在的DNA均會被染色。被支原體污染的細胞經染色后, 細胞核外與細胞周圍可看到許多大小均一的熒光點。
霉菌污染
霉菌污染早期,應用PBS多次沖洗細胞,盡量將孢子洗掉,然后用兩性霉素處理。兩性霉素對細胞生長影響也很大,濃度過高可致細胞死亡,濃度過低時則不能抑制霉菌生長。
病毒污染
有關病毒污染的資料不多,但一般認為病毒污染不影響細胞培養(yǎng),通過PCR技術可以檢測。不過病毒污染對生產疫苗是不安全的。因此,至今,潛在病毒是細胞大量生產和疫苗、干擾素等生物制品制作的難題。有研究顯示用伽馬射線可清除牛血清的大部分病毒,現(xiàn)如今最值得期待的是下游工藝中除病毒過濾器的開發(fā)。
下一篇: 細胞搖瓶的加液量是多少